感恩也是一种幸福
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,便沉侵在恩惠的海洋里。
传说,有个寺院的住持,给寺院里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:每到年底,寺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。*一年年底,住持问新和尚心里很想说什么,新和尚说:“床硬。”
第二年年底,住持又问新和尚心里很想说什么,新和尚说:“食劣。”
第三年年底,新和尚没等住持提问,就说:“告辞。”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:“心中有魔,难成正果,可惜!可惜!”
住持说的“魔”,就是新和尚心里没完没了的抱怨。这个新和尚只考虑自己要什么,却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给过他什么。
像新和尚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,他们这也看不惯,那也不如意,怨气冲天,牢骚满腹,总觉得别人欠他的,社会欠他的,从来感觉不到别人和社会对他的生活所做的一切一切。
这种人心里只会产生抱怨,不会产生感恩。哲人说,世界上很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:“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。”
两个行走在沙漠的旅人,已行走多日,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,碰见一个吆骆驼的老人,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半瓷碗水,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,一个抱怨水太少,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,抱怨之下竟将半碗水泼掉了。
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,但他却拥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感恩,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,喝下了这半碗水。结果,前者因为拒绝这半碗水死在沙漠之中,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,终于走出了沙漠。
这个故事告诉人们,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,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,也能熬过去。感恩者遇上祸,祸也能变成福,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,即使遇上了福,福也会变成祸。
真诚的微笑
人活在世上,免不了要和外人打交道,这是常理。连闭门谢客的人都禁不住尘世的风一吹,何况是混迹于官场的人呢?为着自身的利益出发,更是来往于人性的闹市中,且欲罢不能。
见面之后,自是一阵寒暄。拜访者趋步疾走,而主人呢,则是满脸笑容,好话连连。人性的距离在顷刻间缩短,其乐融融的滋味弥漫开来,连此时的空气也跟着快活,没有丝毫的冷色调。我们且不管这种姿态处于真情,还是假意,但稍加冷静下来思索,这种笑是有等级的,其间分轻重缓急,其后是酸甜苦辣。笑的*一个则是彼此的*,笑从嘴角溢出,散布满脸,朗朗开怀,如春风和煦,敦厚可人。那么,此时我们哪里还能看到人性中种种无法臆测的险恶?倘若要加以推测的话,笑就是一块斑斓多彩的遮羞布了。侍从者,或者是说跟随者吧,只能感受到笑的余味,说句极不奢侈的话,笑只在脸庞上游转了一回,就倏忽不见,音沉海里。
这点,我们是无法加以横加指责的。这不是泱泱大国中的古代,不是在诗歌王国中笔墨添花的美景,我们没有浪漫想象的权力而加以粉墨涂脂。在权力主宰一切的时代,人性中种种的指向都向着它的,哪里还有耿介之士,挺起脊梁,平等相向的?
社交之中,笑是必然有的。只是我们要衡量笑的内涵和重量,能不能放到我们人性中的天平上去,禁得起其砝码的测量,看它是向着哪头倾斜?是庸俗还是高贵,是利益还是友情?但我们赔笑者就无需在这天平上横揣一脚,加快它倾斜的程度,与其出卖自己毫无价值的笑意,不如抿嘴含笑,冷眼旁观。这或许能进入到人性的深处去,挖掘出它的精髓来,真如此,就好像是剥离玉米的感觉,层层分离,不断见真了。
然好事者自然要发问,难道要冷漠相对?这似乎有悖于我们人性交往的法则,况且这是自古以来都是如此,才演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礼仪之邦。
不错,的确如此。但是,我们不难发现,社会不断进步,但人性中种种纯粹的美丽却不断地廉价,污秽却是泛滥成灾。我们已经缺失了对精神世界的美好向往的能力,以至于沉醉在物欲的名利中,笑,本来是一份很甜蜜的情感流露,是不需要附加任何色彩的。见面一笑,作别回笑,都需要我们真些,这才春风暖人,令人回味无穷。这点,在我们茫茫尘世,已经是稀货了。否则任其如此下去,我们则成了客死异乡的孤魂野鬼了,在文明的门槛前趔趄着。
一个真正理解笑的内涵并表达笑的人,必然是胸襟坦荡,胸怀宽广的人。他不以名利为先,不以得失为重。不管是“十谒朱门九不开”的尴尬之境,还是门庭若市的握手之痛的满足,他们都将对笑的真谛培植得丰满,才在丰收之后看到谦恭的低头,看到一头温柔的笑脸相迎。这是我们奢望的,也是在人性泛滥后,需要我们腾出一片洁净的空地加以精心呵护的滨菊花,这样才能在我们笑的疲惫后能闻到它阵阵幽香,而不至于迷失自己心智,不至于沉落到浅薄和庸俗中挣扎。这样的人虽在尘世中,却是大智若愚,大音希声,无论是人前还是人后,都具有慎于独的自律精神,举手投足间,彰显人格的魅力。可惜,在邪佞充斥的红尘中,我们太过缺失了文化的和道德修养。圣人难求,平淡中的贤者更是难求。不亢不卑的形象已是渺渺无形,遁迹于荒。
当然,这其中不乏有真挚的人,在撇开权力魔法后,返身为民,甘为仆人。和眉善目的浅笑无不透露出谦恭的神韵,如萋萋青草,氤氲醉人;如朗朗清辉,无声无息间滋润。此际,我们是无需怀疑的。在我们秉承文明中“近贤则聪,近愚则聩”的教诲中,才能感受到丝丝缕缕的真诚的风吹拂。他们用行动在默默诠释和传递着我们日益衰微的文明,这是笑的脊梁,理应挺直,坚硬如松,直逼苍穹,我们才能看到东方的曙光渐渐散开,磅礴四射。
让微笑再真些,这不是我们对世界无助的哀叹,也不是苛求我们人性要彻底洗净,而是我们敞开心扉的呐喊。我们深深知道,人性如荒芜的杂草,肆意疯长的。如果我们加以修剪,那么那种芝兰之室的馥郁之味能醉人怡人,而不会整天都浸泡在鲍鱼之肆,久闻其臭。当其疯长坚硬,岿然成刺的时候,我们文化中纤弱的手是无法拔除的,到那时,见面握手之际的忐忑在遮羞布下原形毕露了。
故此,让微笑再真些,是我们有没有资格去仰望星空,去俯察心中道德的很起码的准则。倘如这样,我们世界就会到达“门内有君子,门外君子至”很美好的境界。